轻松入门React和Webpack (React 热插拔)

前端之家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轻松入门React和Webpack (React 热插拔)前端之家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

原文地址: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BrAVv2y

最近在学习React.js,之前都是直接用最原生的方式去写React代码,发现组织起来特别麻烦,之前听人说用Webpack组织React组件得心应手,就花了点时间学习了一下,收获颇丰

说说React

一个组件,有自己的结构,有自己的逻辑,有自己的样式,会依赖一些资源,会依赖某些其他组件。比如日常写一个组件,比较常规的方式:

- 通过前端模板引擎定义结构

- JS文件中写自己的逻辑

- CSS中写组件的样式

- 通过RequireJS、SeaJS这样的库来解决模块之间的相互依赖,

那么在React中是什么样子呢?

结构和逻辑

在React的世界里,结构和逻辑交由JSX文件组织,React将模板内嵌到逻辑内部,实现了一个JS代码和HTML混合的JSX。

结构

在JSX文件中,可以直接通过React.createClass来定义组件:

var CustomComponent = React.creatClass({
    render: function(){
        return (<div className="custom-component"></div>); } });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方便的定义一个组件,组件的结构定义在render函数中,但这并不是简单的模板引擎,我们可以通过js方便、直观的操控组件结构,比如我想给组件增加几个节点:

var CustomComponent = React.creatClass({
    render: function(){
        var $nodes = ['h','e',68)">'l',68)">'o'].map(function(str){
            return (<span>{str}</span>); }); return (<div "custom-component">{$nodes} 通过这种方式,React使得组件拥有灵活的结构。那么React又是如何处理逻辑的呢?

逻辑

写过前端组件的人都知道,组件通常首先需要相应自身DOM事件,做一些处理。必要时候还需要暴露一些外部接口,那么React组件要怎么做到这两点呢?

事件响应

比如我有个按钮组件,点击之后需要做一些处理逻辑,那么React组件大致上长这样:

var ButtonComponent = React.createClass({
    render: function(){
        return (<button>屠龙宝刀,点击就送</button>); } });

点击按钮应当触发相应地逻辑,一种比较直观的方式就是给button绑定一个onclick事件,里面就是需要执行的逻辑了:

function getDragonKillingSword() {
    //送宝刀
}
var ButtonComponent = React.createClass({
    render: function(){
        return (<button onclick="getDragonKillingSword()">屠龙宝刀,点击就送 但事实上getDragonKillingSword()的逻辑属于组件内部行为,显然应当包装在组件内部,于是在React中就可以这么写:

var ButtonComponent = React.createClass({
    getDragonKillingSword: function(){
        //送宝刀
    },render: function(){
        return (onClick={this.getDragonKillingSword}>屠龙宝刀,点击就送 这样就实现内部事件的响应了,那如果需要暴露接口怎么办呢?

暴露接口

事实上现在getDragonKillingSword已经是一个接口了,如果有一个父组件,想要调用这个接口怎么办呢?

父组件大概长这样:

var ImDaddyComponent = React.createClass({
@H_431_301@  render: function(){
@H_431_301@  @H_431_301@  return (
@H_431_301@  @H_431_301@  @H_431_301@  <div> @H_431_301@ @H_431_301@ @H_431_301@ @H_431_301@ //其他组件 @H_431_301@ @H_431_301@ @H_431_301@ @H_431_301@ <ButtonComponent /> @H_431_301@ @H_431_301@ @H_431_301@ @H_431_301@ //其他组件 @H_431_301@ @H_431_301@ @H_431_301@ </div> @H_431_301@ @H_431_301@ ); @H_431_301@ } });

那么如果想手动调用组件的方法,首先在ButtonComponent上设置一个ref=""属性标记一下,比如这里把子组件设置成<ButtonComponent ref="getSwordButton"/>,那么在父组件的逻辑里,就可以在父组件自己的方法中通过这种方式来调用接口方法

this.refs.getSwordButton.getDragonKillingSword();

看起来屌屌哒~那么问题又来了,父组件希望自己能够按钮点击时调用方法,那该怎么办呢?

配置参数

父组件可以直接将需要执行的函数传递给子组件:

<ButtonComponent clickCallback={this.getSwordButtonClickCallback}/>

然后在子组件中调用父组件方法

{this.props.clickCallback}>屠龙宝刀,点击就送 子组件通过this.props能够获取在父组件创建子组件时传入的任何参数,因此this.props也常被当做配置参数来使用

屠龙宝刀每个人只能领取一把,按钮点击一下就应该灰掉,应当在子组件中增加一个是否点击过的状态,这又应当处理呢?

组件状态

在React中,每个组件都有自己的状态,可以在自身的方法中通过this.state取到,而初始状态则通过getInitialState()方法来定义,比如这个屠龙宝刀按钮组件,它的初始状态应该是没有点击过,所以getInitialState方法里面应当定义初始状态clicked: false。而在点击执行的方法中,应当修改这个状态值为click: true

var ButtonComponent = React.createClass({
@H_431_301@  getInitialState: function(){
@H_431_301@  @H_431_301@  //确定初始状态
@H_431_301@  @H_431_301@  return {
@H_431_301@  @H_431_301@  @H_431_301@  clicked: false
@H_431_301@  @H_431_301@  };
@H_431_301@  },@H_431_301@  getDragonKillingSword: function(){
@H_431_301@  @H_431_301@  //送宝刀
@H_431_301@  @H_431_301@  //修改点击状态
@H_431_301@  @H_431_301@  this.setState({
@H_431_301@  @H_431_301@  @H_431_301@  clicked: true
@H_431_301@  @H_431_301@  });
@H_431_301@  },@H_431_301@  render: function(){
@H_431_301@  @H_431_301@  return (</button>); @H_431_301@ } });

这样点击状态的维护就完成了,那么render函数中也应当根据状态来维护节点的样式,比如这里将按钮设置为disabled,那么render函数就要添加相应的判断逻辑:

render: function(){
    var clicked = this.state.clicked;
    if(clicked)
        return (disabled="disabled" </button>); else return (<button {this.getDragonKillingSword}>屠龙宝刀,点击就送</button>); }

小节

这里简单介绍了通过JSX来管理组件的结构和逻辑,事实上React给组件还定义了很多方法,以及组件自身的生命周期,这些都使得组件的逻辑处理更加强大

资源加载

CSS文件定义了组件的样式,现在的模块加载器通常都能够加载CSS文件,如果不能一般也提供了相应的插件。事实上CSS、图片可以看做是一种资源,因为加载过来后一般不需要做什么处理。

React对这一方面并没有做特别的处理,虽然它提供了Inline Style的方式把CSS写在JSX里面,但估计没有多少人会去尝试,毕竟现在CSS样式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CSS文件了,通常都会去用Less、Sass等预处理,然后再用像postcss、myth、autoprefixer、cssmin等等后处理。资源加载一般也就简单粗暴地使用模块加载器完成了

组件依赖

组件依赖的处理一般分为两个部分:组件加载和组件使用

组件加载

React没有提供相关的组件加载方法,依旧需要通过<script>标签引入,或者使用模块加载器加载组件的JSX和资源文件

组件使用

如果细心,就会发现其实之前已经有使用的例子了,要想在一个组件中使用另外一个组件,比如在ParentComponent中使用ChildComponent,就只需要在ParentComponentrender()方法中写上<ChildComponent />就行了,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传些参数。

疑问

到这里就会发现一个问题,React除了只处理了结构和逻辑,资源也不管,依赖也不管。是的,React将近两万行代码,连个模块加载器都没有提供,更与Angularjs,jQuery等不同的是,他还不带啥脚手架…没有Ajax库,没有Promise库,要啥啥没有…

虚拟DOM

那它为啥这么大?因为它实现了一个虚拟DOM(Virtual DOM)。虚拟DOM是干什么的?这就要从浏览器本身讲起

如我们所知,在浏览器渲染网页的过程中,加载到HTML文档后,会将文档解析并构建DOM树,然后将其与解析CSS生成的CSSOM树一起结合产生爱的结晶——RenderObject树,然后将RenderObject树渲染成页面(当然中间可能会有一些优化,比如RenderLayer树)。这些过程都存在与渲染引擎之中,渲染引擎在浏览器中是于JavaScript引擎(JavaScriptCore也好V8也好)分离开的,但为了方便JS操作DOM结构,渲染引擎会暴露一些接口供JavaScript调用。由于这两块相互分离,通信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因此JavaScript调用DOM提供的接口性能不咋地。各种性能优化的最佳实践也都在尽可能的减少DOM操作次数

而虚拟DOM干了什么?它直接用JavaScript实现了DOM树(大致上)。组件的HTML结构并不会直接生成DOM,而是映射生成虚拟的JavaScript DOM结构,React又通过在这个虚拟DOM上实现了一个 diff 算法找出最小变更,再把这些变更写入实际的DOM中。这个虚拟DOM以JS结构的形式存在,计算性能会比较好,而且由于减少了实际DOM操作次数性能会有较大提升

道理我都懂,可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模块加载器?

所以就需要Webpack了

说说Webpack

什么是Webpack?

事实上它是一个打包工具,而不是像RequireJS或SeaJS这样的模块加载器,通过使用Webpack,能够像Node.js一样处理依赖关系,然后解析出模块之间的依赖,将代码打包

安装Webpack

首先得有Node.js

然后通过npm install -g webpack安装webpack,当然也可以通过gulp来处理webpack任务,如果使用gulp的话就npm install --save-dev gulp-webpack

配置Webpack

Webpack的构建过程需要一个配置文件,一个典型的配置文件大概就是这样

var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var commonsPlugin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common.js');
module.exports = {
@H_431_301@  entry: {
@H_431_301@  @H_431_301@  entry1: './entry/entry1.js',@H_431_301@  @H_431_301@  entry2: './entry/entry2.js'
@H_431_301@  },@H_431_301@  output: {
@H_431_301@  @H_431_301@  path: __dirname,@H_431_301@  @H_431_301@  filename: '[name].entry.js'
@H_431_301@  },@H_431_301@  resolve: {
@H_431_301@  @H_431_301@  extensions: ['',68)">'.js',68)">'.jsx']
@H_431_301@  },@H_431_301@  module: {
@H_431_301@  @H_431_301@  loaders: [{
@H_431_301@  @H_431_301@  @H_431_301@  test: /\.js$/,@H_431_301@  @H_431_301@  @H_431_301@  loader: 'babel-loader'
@H_431_301@  @H_431_301@  },{
@H_431_301@  @H_431_301@  @H_431_301@  test: /\.jsx$/,68)">'babel-loader!jsx-loader?harmony'
@H_431_301@  @H_431_301@  }]
@H_431_301@  },@H_431_301@  plugins: [commonsPlugin]
};

这里对Webpack的打包行为做了配置,主要分为几个部分:

  • entry:指定打包的入口文件,每有一个键值对,就是一个入口文件
  • output:配置打包结果,path定义了输出文件夹,filename则定义了打包结果文件名称,filename里面的[name]会由entry中的键(这里是entry1和entry2)替换
  • resolve:定义了解析模块路径时的配置,常用的就是extensions,可以用来指定模块的后缀,这样在引入模块时就不需要写后缀了,会自动补全
  • module:定义了对模块的处理逻辑,这里可以用loaders定义了一系列的加载器,以及一些正则。当需要加载的文件匹配test的正则时,就会调用后面的loader对文件进行处理,这正是webpack强大的原因。比如这里定义了凡是.js结尾的文件都是用babel-loader做处理,而.jsx结尾的文件会先经过jsx-loader处理,然后经过babel-loader处理。当然这些loader也需要通过npm install安装
  • plugins: 这里定义了需要使用的插件,比如commonsPlugin在打包多个入口文件时会提取出公用的部分,生成common.js

当然Webpack还有很多其他的配置,具体可以参照它的配置文档

执行打包

如果通过npm install -g webpack方式安装webpack的话,可以通过命令行直接执行打包命令,比如这样:

$webpack --config webpack.config.js

这样就会读取当前目录下的webpack.config.js作为配置文件执行打包操作

如果是通过gulp插件gulp-webpack,则可以在gulpfile中写上gulp任务:

var gulp = require('gulp');
var webpack = 'gulp-webpack');
var webpackConfig = './webpack.config');
gulp.task("webpack",function() {
    return gulp
        .src('./')
        .pipe(webpack(webpackConfig))
        .pipe(gulp.dest('./build'));
});

组件编写

使用Babel提升逼格

Webpack使得我们可以使用Node.js的CommonJS规范来编写模块,比如一个简单的Hello world模块,就可以这么处理:

var React = 'react');
var HelloWorldComponent = React.createClass({
@H_431_301@  displayName: 'HelloWorldComponent',@H_431_301@  render: function() {
@H_431_301@  @H_431_301@  return (<div>Hello world</div>); @H_431_301@ } }); module.exports = HelloWorldComponent;

等等,这和之前的写法没啥差别啊,依旧没有逼格…程序员敲码要有geek范,要逼格than逼格,这太low了。现在都ES6了,React的代码也要写ES6,babel-loader就是干这个的。Babel能够将ES6代码转换成ES5。首先需要通过命令npm install --save-dev babel-loader来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就可以使用了,一种使用方式是之前介绍的在webpack.config.js的loaders中配置,另一种是直接在代码中使用,比如:

var HelloWorldComponent = '!babel!jsx!./HelloWorldComponent');

那我们应当如何使用Babel提升代码的逼格呢?改造一下之前的HelloWorld代码吧: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export default class HelloWorldComponen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H_431_301@  constructor() {
@H_431_301@  @H_431_301@  super();
@H_431_301@  @H_431_301@  this.state = {};
@H_431_301@  }
@H_431_301@  render() {
@H_431_301@  @H_431_301@  return (<div>Hello World</div>);
@H_431_301@ }
}

这样在其他组件中需要引入HelloWorldComponent组件,就只要就可以了:

import HelloWorldComponent from './HelloWorldComponent'

怎么样是不是更有逼格了?通过import引入模块,还可以直接定义类和类的继承关系,这里也不再需要getInitialState了,直接在构造函数constructor中用this.state = xxx就好了

Babel带来的当然还不止这些,在其帮助下还能尝试很多优秀的ES6特性,比如箭头函数,箭头函数的特点就是内部的this和外部保持一致,从此可以和that_this说再见了

['H',68)">'o'].map((c) => {
    return (<span>{c}</span>); });

其他还有很多,具体可以参照Babel的学习文档

样式编写

我是一个强烈地Less依赖患者,脱离了Less直接写CSS就会出现四肢乏力、不想干活、心情烦躁等现象,而且还不喜欢在写Less时候加前缀,平常都是gulp+less+autoprefixer直接处理的,那么在Webpack组织的React组件中要怎么写呢?

没错,依旧是使用loader

可以在webpack.config.js的loaders中增加Less的配置:

{
  test: /\.less$/,loader: 'style-loader!css-loader!autoprefixer-loader!less-loader' }

通过这样的配置,就可以直接在模块代码中引入Less样式了:

'react';
'./HelloWorldComponent.less');
export default class</div>);
@H_431_301@ }
}

其他

Webpack的loader为React组件化提供了很多帮助,像图片也提供了相关的loader:

{ /\.png$/,68)">"url-loader?mimetype=image/png" }

更多地loader可以移步webpack的wiki

在Webpack下实时调试React组件

Webpack和React结合的另一个强大的地方就是,在修改了组件源码之后,不刷新页面就能把修改同步到页面上。这里需要用到两个库webpack-dev-serverreact-hot-loader

首先需要安装这两个库,npm install --save-dev webpack-dev-server react-hot-loader

安装完成后,就要开始配置了,首先需要修改entry配置:

entry: {
  helloworld: [ 'webpack-dev-server/client?http://localhost:3000',68)">'webpack/hot/only-dev-server',68)">'./helloworld' ] },

通过这种方式指定资源热启动对应的服务器,然后需要配置react-hot-loader到loaders的配置当中,比如我的所有组件代码全部放在scripts文件夹下:

/\.js?$/,loaders: ['react-hot',68)">'babel'],include: [path.join(__dirname,68)">'scripts')] }

最后配置一下plugins,加上热替换的插件和防止报错的插件

plugins: [
  new webpack.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new webpack.NoErrorsPlugin()
]

这样配置就完成了,但是现在要调试需要启动一个服务器,而且之前配置里映射到http://localhost:3000,所以就在本地3000端口起个服务器吧,在项目根目录下面建个server.js:

'webpack');
var WebpackDevServer = 'webpack-dev-server');
var config = './webpack.config');

new WebpackDevServer(webpack(config),{
  publicPath: config.output.publicPath,hot: true,historyApiFallback: true
}).listen(3000,68)">'localhost',function (err,result) {
  if (err) console.log(err);
  console.log('Listening at localhost:3000');
});

这样就可以在本地3000端口开启调试服务器了,比如我的页面是根目录下地index.html,就可以直接通过http://localhost:3000/index.html访问页面修改React组件后页面也会被同步修改,这里貌似使用了websocket来同步数据。图是一个简单的效果

结束

React的组件化开发很有想法,而Webpack使得React组件编写和管理更加方便,这里只涉及到了React和Webpack得很小一部分,还有更多的最佳实践有待在学习的路上不断发掘

原文链接:https://www.f2er.com/react/306614.html

猜你在找的React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