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金手指”——由模式谈对象对象的基本原则之依赖颠倒原则

前端之家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我要金手指”——由模式谈对象对象的基本原则之依赖颠倒原则前端之家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

“我要金手指”
——由模式谈对象对象的基本原则之依赖颠倒原则

传说有一天,神看到一个乞丐,动了怜悯之心。他对乞丐说,我将满足你的一个愿望,你要什么我会给你什么。说罢,怕乞丐不信,用手一指,乞丐面前出现了一个馒头;再一指,乞丐面前出现了一叠钱;再一指,乞丐面前出现了一队金砖。乞丐当然是看得目瞪口呆,神将那些收了回去,对乞丐说,说吧,你想要什么?乞丐回过神来,大喜道,我要你的那只手指。 各位请看,这位聪明的乞丐是多么会使用面向对象的基本原则啊!他知道,无论要任何具体的东西,馒头、钱或者金子。其数量都是有限的,都会有尽头,如果花完了就不再有了;但是那只金手指却不一样,它虽然也只有一个,但是可以无穷尽的产生各种具体的东西。如果我们把各种具体的东西,如馒头、钱和金子比作对象,而把乞丐比如这个类的使用者、或者说依赖对象,而神的那只金手指则是那些具体对象的抽象;那么这个故事就讲述了面向对象的一个基本原则——依赖颠倒原则。它的意义在于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类的使用者或者说依赖者(乞丐)不能依赖某个具体的类(馒头、钱或金子),而要依赖于它们的抽象(金手指)。 依赖颠倒原则:高层模块不应依赖于低层模块,两者都应该依赖于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 很明显,遵从这个原则有三个主要的好处:一是扩展性好,可以随时增加一个实现了抽象类的具体类,而在类的使用者或依赖者不需要做任何改动。二是对被依赖类的使用的灵活性大大增加了,客户端可以在运行期决定使用哪一个具体类。三是代码的重用性好,所有的具体类都有统一的接口,那么客户端不必为每一个具体类写类似的代码。 Composite(组合)模式是我们的一种常用模式,它是一种应用在“整体部分”的结构上一种模式。如我们将要说到的“树”就非常适合应用这种模式,因为叶子和树是一种典型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下面我们来看看该模式是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首先定义一个接口:public interface TreeComponent {public void first();public void middle();public void rear();public int deepth();} 然后是叶子的实现:public class Leaf implements TreeComponent {private String leaf;public Leaf(String leaf){this.leaf = leaf;}public void first() {System.out.println(leaf);}public void middle() {System.out.println(leaf);}public void rear() {System.out.println(leaf);}public int deepth(){return 1;}} 树的实现:public class Tree implements TreeComponent {private String treeTop;private TreeComponent left;private TreeComponent right;public Tree(String treeTop,TreeComponent left,TreeComponent right){this.treeTop = treeTop;this.left = left;this.right = right;}public void first() {System.out.println(this.treeTop);if(this.left!=null){this.left.first();}if(this.right!=null){this.right.first();}}public void middle() {if(this.left!=null){this.left.middle();}System.out.println(this.treeTop);if(this.right!=null){this.right.middle();}}public void rear() {if(this.left!=null){this.left.rear();}if(this.right!=null){this.right.rear();}System.out.println(this.treeTop);}public int deepth(){int ld = 0;int rd = 0;if(this.left!=null){ld = this.left.deepth();}if(this.right!=null){rd = this.right.deepth();}return (ld>rd?ld:rd)+1;}} 我们来看Tree类的两个依赖都是TreeComponent接口,满足依赖颠倒原则的低层应该依赖高层、细节应该依赖抽象的要求。这样做的好处是很明显的:使得树的左儿子和右儿子都既可以是叶子也可以是树,那么树的扩展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在客户端使用时,树和叶子都可以使用同一个算法,减少了代码的重复。 命令模式、策略模式和状态模式的思路都一样:将关注点分离开来,使它们都实现统一的接口,然后再客户端进行调用。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首先是分离了关注,满足了单一指责原则;然后是客户端由对细节的依赖转移到对抽象的依赖,这样使得系统的扩展性良好、能在运行期内使用关注。下面我们以命令模式来看看它怎么来遵从依赖颠倒原则的: 假如我们有如下代码:if(….){//do action 1……}else if(…){//do action 2……}else if(……){//do action 3……}…… 很明显,客户端对细节的依赖很强。这样的代码都很多缺点:第一容易造成逻辑混乱,这么多的if…else…,而每一个动作都可能有复杂的逻辑,这样很容易造成混乱。第二不是动态绑定,需要事先确定有哪些动作。等等。 我们来将这些代码用命令模式来进行改造。 首先是做一个命令接口:public interface Common{public void doCommon();} 然后用那些动作的代码来实现这个接口:public class Common1 implements Common{public void doCommon(){//do action 1……}} 其他的类如它类似,然后我们做一个工厂来生产这些具体的类:public class Factory{//这些类所在的路径private String path = “……”;//生产具体类public static Common getInstance(String type){try{Class cls = Class.forName(this.path+type);Return (Common)cls. NewInstance()}catch(Exception e){return null;}}} 最后我们的客户端调用就可以像这个样子:Common common = Factory.getInstance(type);Common.doCommon(); 这样,客户端依赖就由对细节的依赖转化为仅仅对抽象Common的依赖了,满足了依赖颠倒原则。类(Common接口和一些具体实现类)的作者可能并不知道客户端在运行期要调用那个具体实现类,可能不在他所作的那些具体实现类里,而是由使用者自己新增的实现类。由于需求的变化,使用者可能需要新增新的行为或动作,没关系,使用者只要实现Common接口就行。 可以说依赖颠倒原则是面向对象的一个基础。这一原则在指导我们使用类的多态性,然后我们才获得了运行期绑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我们面向对象最有价值的技术之一。正是基于此,绝大多数的模式都要使用抽象来转移依赖,以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在我们的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过程中,我们总是在不停的减少和转移依赖,而这种减少和转移依赖的方法就是在依赖颠倒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

猜你在找的设计模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