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D-J2EE Example

前端之家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TDD-J2EE Example前端之家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

第三章基本知识@H_301_2@

1@H_301_2@)单元测试基本套路

1. @H_301_2@从序列图中划分出类的基本框架,针对每个类的功能,从上到下编写单元测试

2. @H_301_2@测试的组织:一个testSuite for @H_301_2@整个工程,多个testSuite for @H_301_2@每个包。

3. @H_301_2@构造 ant script@H_301_2@运行测试:编译和打包源代码;编译和打包测试代码;运行测试;输出xml@H_301_2@文件; junitreport@H_301_2@将xml@H_301_2@文件产生报告。

4. @H_301_2@测试的包结构:和源代码结构类似,如/src/com/apress/tddbook/ /test/com/apress/tddbook.@H_301_2@

@H_301_2@

2@H_301_2@)依赖环境

@H_301_2@尽量减少依赖,方法stub@H_301_2@和mock object@H_301_2@。

stub@H_301_2@是依赖环境类的简化实现,缺点是随着版本的演变会变得复杂,常用在需要和依赖环境进行多次交互的场景;

mock object@H_301_2@是通过框架规范依赖环境类的行为,优点是针对单一测试。

第四章:测试驱动开发 for Servlet@H_301_2@和JSP@H_301_2@@H_301_2@

1. Jsp@H_301_2@和Servlet@H_301_2@开发的难处:需要容器测试,解决方法:使用模拟工具,如MockRunner@H_301_2@或ServletUnit@H_301_2@;使用容器内测试,如Cacus,jetty(@H_301_2@可嵌入到java@H_301_2@代码servlet@H_301_2@容器) @H_301_2@

2. @H_301_2@使用TDD@H_301_2@开发Servlet: @H_301_2@使用httpUnit@H_301_2@中的servletUnit@H_301_2@进行开发,通过设置parameter@H_301_2@和attribute@H_301_2@获得前台提交的数据,在struts2@H_301_2@中没用,只需要对action@H_301_2@对象设置相应值即可。

3. @H_301_2@使用TDD@H_301_2@开发JSP:@H_301_2@测试哪些数据要传递给view. @H_301_2@思路是解析传递过来的response@H_301_2@,得到其dom@H_301_2@,table,image@H_301_2@结构,判断数据是否存在。如果在struts2@H_301_2@中也没用,可调用action@H_301_2@的特定函数,并对相应的property@H_301_2@进行判断。

第五章:开发用户接口@H_301_2@

1. @H_301_2@使用RMI@H_301_2@或Spring@H_301_2@实现客户端的远程调用,实现时首先使用测试驱动开发的思路建立远程service@H_301_2@的stub bean@H_301_2@;创建gui @H_301_2@的shell@H_301_2@,只包含组件,没有任何函数属性;使用jfcUnitTest@H_301_2@测试驱动开发界面操作。

2. gui@H_301_2@测试的优势:1@H_301_2@)对于复杂系统的界面,使用TTD@H_301_2@可以更好的把握需求; 2)@H_301_2@并为回归测试设定良好的基线;

3. gui@H_301_2@测试的局限;1@H_301_2@)多为黑盒测试;2@H_301_2@)效果不能立刻显现,多用于回归测试;

第六章:集成阶段@H_301_2@

1. @H_301_2@在基于database mock@H_301_2@基础上的其余部件使用测试驱动开发完毕后,对database @H_301_2@的接口进行真实的实现。 DBUnit is a JUnit extension @H_301_2@用于数据库测试,保证测试前数据库为已知状态,测试运行前,dbunit@H_301_2@使用xml@H_301_2@中数据去初始化数据库对应表

2. dao@H_301_2@类开发步骤:创建test@H_301_2@,创建dbunitxml@H_301_2@文件 @H_301_2@创建dao@H_301_2@类

3. @H_301_2@程序集成时tdd@H_301_2@的角色,完成集成

0@H_301_2@)先进行各部分的测试;

1@H_301_2@)去除servlet@H_301_2@或jsp@H_301_2@的mock object@H_301_2@,并使用dbunit@H_301_2@替代;

2@H_301_2@)集成servlet@H_301_2@到应用服务器需要使用Cactus@H_301_2@创建容器内测试。

3) @H_301_2@自动build-@H_301_2@》deploy->test,@H_301_2@使用httpUnit@H_301_2@进行基于jsp@H_301_2@的end-end@H_301_2@的测试 @H_301_2@

4)@H_301_2@继续写测试,增强健壮性和覆盖率

4. @H_301_2@将mock object @H_301_2@和dbunit@H_301_2@作为不同的分支,并使用properties@H_301_2@文件中的变量选择不同的运行分支。

第七章:改进过程@H_301_2@

1. @H_301_2@组织和运行;

a)@H_301_2@ test@H_301_2@src@H_301_2@放在src test @H_301_2@并行的目录下;@H_301_2@

b)@H_301_2@ 按目录组织testSuite@H_301_2@;@H_301_2@

c)@H_301_2@ ant@H_301_2@自动运行@H_301_2@

2. @H_301_2@将测试数据从测试分离:测试大致有三部分:@H_301_2@输入数据,执行函数,验证结果。可使用jtestcase@H_301_2@来分离logic@H_301_2@和测试数据

3. @H_301_2@创建test@H_301_2@的基类,将配置信息(首页地址,连接数据库信息等)和通用的test methods@H_301_2@放入

4. making the tests configurable: @H_301_2@创建不同环境下的properties @H_301_2@文件,则使用ant@H_301_2@更容易运行

5. @H_301_2@测试覆盖策略:

@H_301_2@分支条件 @H_301_2@边界值

6. @H_301_2@使用测试调试代码

1)@H_301_2@ 先在测试中构造bug@H_301_2@出现的条件,找到bug@H_301_2@的来源; @H_301_2@@H_301_2@

2)@H_301_2@ 测试中编写一系列的校验;修正bug@H_301_2@;@H_301_2@

3)@H_301_2@ 运行校验测试通过。@H_301_2@

7. @H_301_2@使用测试改进性能和扩展性:使用一个性能度量工具来分析程序的哪部分执行时间最长,可以写JUnitPerf@H_301_2@测试用例,为这部分代码指定可接受的性能和效率参数。如果不对代码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测试将不会通过,接着对代码做一些小的调整。每次调整后都重新编译和运行JUnitPerf@H_301_2@测试,直到测试通过

8. @H_301_2@测试的管理:当需求变化时,重构代码和测试代码增加功能。如果比较困难,请分析测试环境确定原因

9. @H_301_2@逻辑简单不写测试是不行的,因为逻辑到后面会复杂。

第八章:向TDD@H_301_2@改变@H_301_2@

1. @H_301_2@学习测试框架和测试流程,并开始实战;

2. @H_301_2@开始尝试编写测试为MVC@H_301_2@的不同部分;

3. @H_301_2@熟练后开始驱动开发,要坚持;

4. @H_301_2@使用新的测试框架和重构process@H_301_2@

参考资料:@H_301_2@

1.@H_301_2@ www.testdriven.com @H_301_2@关于tdd@H_301_2@的web@H_301_2@站点@H_301_2@

猜你在找的设计模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