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go的slice和到底什么时候该用slice
前言
用过go语言的亲们都知道,slice(中文翻译为切片)在编程中经常用到,它代表变长的序列,序列中每个元素都有相同的类型,类似一个动态数组,利用append可以实现动态增长,利用slice的特性可以很容易的切割slice,它们是怎么实现这些特性的呢?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这些特性的本质是什么。
先了解一下slice的特性
@H_404_8@s := []int{1,2,3,4,5} fmt.Println(s) // [1 2 3 4 5]
一个slice类型一般写作[]T,其中T代表slice中元素的类型;slice的语法和数组很像,只是没有固定长度而已。
@H_404_8@s := []int{1,5} s = append(s,6) fmt.Println(s) // [1 2 3 4 5 6]
内置append函数在现有数组的长度 < 1024 时 cap 增长是翻倍的,再往上的增长率则是 1.25,至于为何后面会说。
@H_404_8@s := []int{1,5,6} s1 := s[0:2] fmt.Println(s1) // [1 2] s2 := s[4:] fmt.Println(s2) // [5 6] s3 := s[:4] fmt.Println(s3) // [1 2 3 4]@H_404_8@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slice_1 := []int{1,5} fmt.Printf("main-->data:\t%#v\n",slice_1) fmt.Printf("main-->len:\t%#v\n",len(slice_1)) fmt.Printf("main-->cap:\t%#v\n",cap(slice_1)) test1(slice_1) fmt.Printf("main-->data:\t%#v\n",slice_1) test2(&slice_1) fmt.Printf("main-->data:\t%#v\n",slice_1) } func test1(slice_2 []int) { slice_2[1] = 6666 // 函数外的slice确实有被修改 slice_2 = append(slice_2,8888) // 函数外的不变 fmt.Printf("test1-->data:\t%#v\n",slice_2) fmt.Printf("test1-->len:\t%#v\n",len(slice_2)) fmt.Printf("test1-->cap:\t%#v\n",cap(slice_2)) } func test2(slice_2 *[]int) { // 这样才能修改函数外的slice *slice_2 = append(*slice_2,6666) }
结果:
main-->data: []int{1,5} main-->len: 5 main-->cap: 5 test1-->data: []int{1,6666,8888} test1-->len: 6 test1-->cap: 12 main-->data: []int{1,5} main-->data: []int{1,6666}
这里要注意注释的地方,为何slice作为值传递参数,函数外的slice也被更改了?为何在函数内append不能改变函数外的slice?要回da这些问题就得了解slice内部结构,详细请看下面.
slice的内部结构
其实slice在Go的运行时库中就是一个C语言动态数组的实现,在$GOROOT/src/pkg/runtime/runtime.h中可以看到它的定义:
struct Slice { // must not move anything byte* array; // actual data uintgo len; // number of elements uintgo cap; // allocated number of elements };
这个结构有3个字段,第一个字段表示array的指针,就是真实数据的指针(这个一定要注意),所以才经常说slice是数组的引用,第二个是表示slice的长度,第三个是表示slice的容量,注意:len和cap都不是指针。
现在就可以解释前面的例子slice作为函数参数提出的问题: 函数外的slice叫slice_1,函数的参数叫slice_2,当函数传递slice_1的时候,其实传入的确实是slice_1参数的复制,所以slice_2复制了slise_1,但要注意的是slice_2里存储的数组的指针,所以当在函数内更改数组内容时,函数外的slice_1的内容也改变了。在函数内用append时,append会自动以倍增的方式扩展slice_2的容量,但是扩展也仅仅是函数内slice_2的长度和容量,slice_1的长度和容量是没变的,所以在函数外打印时看起来就是没变。
append的运作机制
在对slice进行append等操作时,可能会造成slice的自动扩容。其扩容时的大小增长规则是:
@H_404_8@至于为何会这样,你要看一下golang的源码就知道了: https://github.com/golang/go/blob/master/src/runtime/slice.go
newcap := old.cap if newcap+newcap < cap { newcap = cap } else { for { if old.len < 1024 { newcap += newcap } else { newcap += newcap / 4 } if newcap >= cap { break } } }
为何不用动态链表实现slice?
@H_404_8@什么时候该用slice?
在go语言中slice是很灵活的,大部分情况都能表现的很好,但也有特殊情况。 当程序要求slice的容量超大并且需要频繁的更改slice的内容时,就不应该用slice,改用list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