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文档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向多种格式的文档进行转换。比如,从一种逻辑结构的xml向另一种逻辑结构的xml转换,或是转换为可浏览的html文档等。这种xml文档的数据格式转换功能由可扩展样式单语言(xsl)完成。
@H_
301_2@
@H_
301_2@
--------------------------------------------------------------------------------
@H_
301_2@一、xml文档转换原理
@H_
301_2@数据格式转换的重要思想是要把xml文档视为一种树结构,转换的过程就是从源树
生成结果树的过程。xsl样式单定义了源树和结果树中对应部分的转换规则,每条规则中包含了一个模板,并对应着一种模式。模板定义了转换的结果,而模式则规定了需要进行转换的元素或
属性对象。
@H_
301_2@xml中引用xsl的语法格式如下:
@H_
301_2@<?xml-stylesheet type=“text/xsl” href=“employees.xsl” ?>
@H_
301_2@如果在声明部分引用了多个xsl样式单,则只有第一个样式单会生效,其余的都会被忽略掉。
@H_
301_2@xsl的格式转换
功能在复杂的电子商务
解决方案中大有用武之地。比如,a公司和b公司都是生产机器零件的厂家,在货物清单中都包含了产品序列号以及质量等级评分。a公司的
文件格式如下:
@H_
301_2@<order>
@H_
301_2@<orderitem>
@H_
301_2@<itemid>12980-235</itemid>
@H_
301_2@<quantity>200</quantity>
@H_
301_2@</orderitem>
@H_
301_2@</order>
@H_
301_2@而b公司的
文件格式有所不同,相关信息都出现在元素的
属性中:
@H_
301_2@<orderline partno=“12980-235” num
required=“200”/>
@H_
301_2@这样,虽然两个公司的产品完全一样,但由于文档格式的差异给双方的贸易往来设置了障碍。而使用xsl样式单可以轻松地把a公司的文档转换成b公司的格式,反之亦然。
@H_
301_2@二、xml文档转换步骤
@H_
301_2@xml文档的转换过程分为两步:
@H_
301_2@● 首先是根据xml文档构造源树,然后根据xsl规则将源树转换为结果树。目前,这种转换协议已经日趋完善,并从xsl中独立出来,成为w3c正式推荐的标准,称为xslt(xsl transformations);
@H_
301_2@●
生成结果树后,就可以对其进行解释,产生一种适合
显示、打印或是播放的格式,这一步称为格式化(formatting)。
@H_
301_2@xsl处理器负责实现转换过程。首先,xml文档被解析成dom树存放在内存中,接着对文档进行分析,每一个dom树中的节点都会与一个模式相比较,当二者匹配时,就会按照模板中定义的规则进行转换,否则继续往下匹配。如此循环,直至整个文档处理完毕。
@H_
301_2@三、xsl文档标准格式
@H_
301_2@xsl文档的标准格式如下:
@H_
301_2@<xsl:stylesheet xmlns:xsl=“http://www.w3.org/tr/wd-xsl”>
@H_
301_2@template rule i
@H_
301_2@output template
@H_
301_2@</xsl:stylesheet>
@H_
301_2@xsl文档本身是格式良好的xml文档,所以在书写时要注意
标签的匹配问题。<xsl:stylesheet>既是xsl的声明语句,也是根元素,必须位于
文件的首部。通常也要利用xmlns
属性指明xsl的
名称空间。样式单中所有的模板规则都由
标签<xsl:temlplate>标明。模板规则可以说明处理的对象(元素/
属性)、处理的方式或是转换的结果。此时,我们可以把该
标签类似地理解为编程语言中
函数的概念。
@H_
301_2@四、xsl的语法结构
@H_
301_2@xsl的逻辑语法结构
包括循环和
条件判断。这两种结构使
用户能够灵活地书写转换规则。循环判断是通过<xsl:for-each>元素实现的,它的可选
属性包括select和order-by。循环结构能够遍历整个结果集合,而不必针对每一条结果都单独书写转换规则。它的标准语法格式为:
@H_
301_2@<xsl:for-each select=“pattern” order-by=“patternlist”>
@H_
301_2@......
@H_
301_2@</xsl:for-each>
@H_
301_2@
条件判断结构分为if语句和case语句两种形式。if语句是简单地对条件进行判断,结果为真就执行条件内部的规则,因此可以把if条件与简单的布尔表达式联合使用。下面这个例子就是对薪水超过100万元的职员
输出“overpaid employee”信息:
@H_
301_2@<xsl:if match=“.[salary $gt$ 1000000]”>
@H_
301_2@overpaid employee
@H_
301_2@</xsl:if>
@H_
301_2@case语句是对多种情况的分支判断。该语句
包括<xsl:choose>、<xsl:when>和<xsl:otherwise>三个元素。下面的例子是对薪水不足1万元的职员
输出“no tax”,对超过5万元的职员
输出“high tax rate”,对介于其间的职员
输出“normal tax rate”信息:
@H_
301_2@<xsl:choose>
@H_
301_2@<xsl:when match=“.[salary $lt$ 10000]”>
@H_
301_2@no tax </xsl:when>
@H_
301_2@<xsl:when match=“.[salary $gt$ 50000]”>
@H_
301_2@high tax rate </xsl:when>
@H_
301_2@<xsl:otherwise> normal tax rate </xsl:otherwise>
@H_
301_2@</xsl:choose>
@H_
301_2@五、xsl的模板规则
@H_
301_2@<xsl:template>
标签内的文本
内容描述了转换结果的形式,称为
输出模板。
属性match的取值把模板规则与指定的元素或
属性相比较,只有匹配的dom节点才会被处理,其余的节点将被忽略。整个过程中最先匹配的是树的根节点,根节点用“/”表示:
@H_
301_2@<xsl:template match=“/”>
@H_
301_2@output template for root element
@H_
301_2@</xsl:template>
@H_
301_2@然后匹配其他节点,此时,只要在引号中指明要处理的元素对象
名称即可。如果在引号中出现的是“*”,那么表示该规则适用于所有的未单独指定处理的元素节点。比如下例中的第二个模板就表示要处理除<employee>元素之外的所有节点:
@H_
301_2@<xsl:template match=“employee”>
@H_
301_2@
@H_
301_2@<xsl:template match=“*”>
@H_
301_2@此外,xsl中还可以使用路径指示符来指定一些特殊位置的元素与模板相匹配。“//”代表任意深度位置,如<xsl:template match=“//employee”>用来匹配文档中任何位置的<employee>元素;而如果是<xsl:template match=“employee//name”>,则表明是匹配<employee>元素的后继节点中所有<name>元素。另外一个路径指示符是“/”,表示直接的父子节点关系。将刚才例子中的“//”换为“/”,就意味着匹配的是<employee>元素子节点中的<name>元素。
@H_
301_2@很显然,某些树节点在xsl中可能会对应多个模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最后一个对应模板会生效,前面的模板规则都会被xsl处理器忽略掉。
@H_
301_2@一、xsl模板的使用
@H_
301_2@xsl在
输出模板中描述
输出格式,这些格式可以是各种字符串、
标签符号、节点值或者是一些xsl语法结构,如
条件判断、循环处理等。在许多应用场合中,
输出模板中需要使用节点的取值,此时可以根据需要使用<xsl:value-of>元素
输出节点值,最直接的使用方式是<xsl:value-of />,这样可以
输出当前节点及其所有后继节点的取值。而如果仅仅是想
输出指定节点的取值,可以利用select
属性进行限定(select
属性可以是任意合法的路径表达式):
@H_
301_2@<xsl:value-of select = “name” />
@H_
301_2@<xsl:value-of select = “//employee” />
@H_
301_2@上述第一个表达式匹配的对象是当前节点的所有子节点中
名称为<name>的元素,第二个表达式匹配的对象则是当前节点中所有后继节点中名为<employee>的元素。注意: 在xsl样式单中必须有一个模板规则与根元素相匹配。
@H_
301_2@在确定了模板规则与元素相匹配之后,就可以激活模板,这项任务由<xsl:apply-templates>元素完成。它和<xsl:templates>元素相结合就如同编程中的
函数调用:前者是
调用指令,而后者就是
函数体。对于不同的元素需要
调用不同的模板进行处理。为了激活样式单中的模板规则,要在根元素模板规则中使用<xsl:apply-templates>元素,这样就会层层作用使整个样式单
文件生效:
@H_
301_2@<xsl:apply-templates /></xsl:template>
@H_
301_2@直接使用<xsl:apply-templates>元素表示不加区分地对当前节点的所有子节点应用模板,而在select
属性中书写匹配式则能够限定作用对象:
@H_
301_2@<xsl:apply-templates select=“//employee” />
@H_
301_2@<xsl:template match=“employee”><p>
@H_
301_2@<xsl:apply-templates select=“name” />
@H_
301_2@<xsl:apply-templates select=“salary” />
@H_
301_2@</p></xsl:template>
@H_
301_2@<xsl:template match=“name”>
@H_
301_2@<span style=“font-size:36pt”>
@H_
301_2@<xsl:value-of /> </span></xsl:template>
@H_
301_2@<xsl:template match=“salary”>
@H_
301_2@<i><xsl:value-of /></i></xsl:template>
@H_
301_2@上述第一个模板与xml文档的根元素相匹配,并对根节点以下的所有<employee>元素应用模板规则。然后,一旦遇到<employee>
标签,就插入一个<p>
标签作为空白段落,接着对<name>元素和<salary>元素分别应用模板规则。最后,经过转换
显示的结果是36磅字体的职员名字和用斜体字表示的职员薪水。
@H_
301_2@二、xsl的扩展规则
@H_
301_2@1. 路径指示符
@H_
301_2@除了前面介绍的“//”和“/”路径指示符,以及统配符“*”,还有几个符号可以用来对模板的匹配对象进行限制:
@H_
301_2@● 当前节点指示符为“.”;
@H_
301_2@● 父节点指示符为“..”;
@H_
301_2@●
属性指示符为“@”。
@H_
301_2@上述“@”表示对指定元素中的某个
属性进行匹配,如<xsl:apply-templates select=“employee/@id” />语句表示对<employee>元素中的<id>
属性应用模板规则。
@H_
301_2@2. 过滤匹配符
@H_
301_2@除了路径指示符之外,还可以对作用对象进行条件过滤或是排序,以进一步调整应用
效果。过滤时,一般是以子元素(或
属性)是否存在(或其取值)为标准:
@H_
301_2@● 子元素存在:即//employee[salary]存在,选择含有<salary>子元素的所有<employee>元素;
@H_
301_2@● 子元素取值:即employee[salary > 25000],选择含有<salary>子元素,且salary取值大于25000的所有<employee>元素;
@H_
301_2@●
属性存在: 即employee[@id]存在,选择含有<id>
属性的<employee>元素;
@H_
301_2@●
属性取值: 即employee[@id =“1234”],选择所有
属性id值为1234的<employee>元素。
@H_
301_2@3. 其他扩展过滤
@H_
301_2@其他的一些附加
功能的过滤符,按
功能分为:比较操作符、布尔操作符和集合索引。
@H_
301_2@比较操作符的书写格式和
功能如下所示:
@H_
301_2@操作符
功能
@H_
301_2@$eq$ 等于
@H_
301_2@$ne$ 不等
@H_
301_2@$lt$ 小于
@H_
301_2@$le$ 小于或等于
@H_
301_2@$gt$ 大于
@H_
301_2@$ge$ 大于或等于
@H_
301_2@需要说明的是:表格中的操作符在比较字符时对大小写是敏感的,如果要忽略大小写的不同含义,在每个操作符前面
加上前缀字母“i”即可,如“$ieq”。
@H_
301_2@布尔操作符书写格式和
功能说明如下:
@H_
301_2@$and$ 逻辑与
@H_
301_2@$or$ 逻辑或
@H_
301_2@$not$ 取非
@H_
301_2@对过滤的结果可以通过集合索引进行再过滤。例如,employee[salary][2]就是选择第2个含有<salary>子元素的所有<employee>元素。此外,xsl还提供了集合索引
函数供
用户使用:index
方法表示过滤结果的索引号,end
方法表示最后一个过滤结果。使用
方法如下所示:
@H_
301_2@employee[index() $lt$ 2]
@H_
301_2@employee[end()]
@H_
301_2@上述第一个表达式的选择结果是<employee>元素的第1和第2个子元素,第二个表达式的选择结果是<employee>元素的最后一个子元素。在缺省状态下,模板规则对元素的匹配顺序是按照节点在xml文档中出现的前后次序排定的。但在特定的应用场合中,可能需要对原有的顺序进行调整,此时需要使用order-by
属性。使用
方法如下所示:
@H_
301_2@<xsl:apply-templates select=“//employee” order-by=“+name”/>
@H_
301_2@<xsl:apply-templates select=“//employee”
@H_
301_2@order-by=“number(salary)”/>
@H_
301_2@上述第一个例子表示应按姓名的字母升序排列,比如“bob”应当排在“tom”之前,而第二个例子则表示按照薪水的多少对职员进行排序。
@H_
301_2@
@H_
301_2@
文章整理:西部数码--专业提供
域名注册
、
虚拟主机
服务
@H_
301_2@
http://www.west.cn
@H_
301_2@以上信息与
文章正文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您要转载本
文章,请保留以上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