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把交互设计之父 @H_404_3@Alan Cooper 大爷(此牛也是 @H_404_3@VB 之父)的 @H_404_3@《 About Face 3.0 》 中译版 @H_404_3@《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 翻完了,发现自己对交互设计的“术”兴趣不浓,所以还是留给更专业的交互设计师去研究吧,自己只记了如下一点点笔记:
知识体系的 @H_404_3@4P ,这个总结的很通用,可以映射到很多事情上,赞:
Ø @H_404_3@Process ,过程,整个设计的过程。我的理解,比如一些常用的流程。
Ø @H_404_3@Pattern ,模式,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比如用户研究。
Ø @H_404_3@Principles ,原则,一些习惯用法的规则。比如“不要让用户思考”。
Ø @H_404_3@Practices ,实践,把上述 @H_404_3@3 个理论具体化,找到所在产品、团队的较优实践,每次都会不一样。此外还有与产品有关的周边团队的影响,不要让非核心的失误坏了大事。
产品的三个模型:
Ø 现实模型,描述产品是怎样运作的。
Ø 心理模型,表达用户是怎样理解的。
Ø 表现模型,即设计者模型,是设计者如何将现实呈现给用户,应该尽量接近用户的心理模型,但是相应的工作量也会增加。
Ø 在交互发生的地方进行访谈: 能观察到用户使用产品的情景很重要,但很多时候我们是出于成本的考虑,并没有到实地去访谈。
Ø 避免一组固定的问题: 固定的问题会让被访者产生被审问的感觉,我们应该准备好问题清单,但清单只是一个引导作用,并不用照着读。
Ø 首先关注目标,任务其次: 比用户行为更重要的是行为背后的原因,多问问为什么。
Ø 避免让用户成为设计师: 听用户说,但不要照着做,用户的解决方案通常短浅、片面。
Ø 避免讨论技术: 特别是碰到一些略懂技术的用户,不要与其纠缠产品的实现方式。
Ø 避免诱导性的问题: 典型的诱导问题:如果有某某功能,你会使用么?一般来说用户会给出毫无意义的肯定答复。
这本书我是去浙图借的,当时居然发现 @H_404_3@《 About Face 2.0 》 ,当然也是 @H_404_3@中译版 ,也在,就一并借来翻翻,一直没看过这本类似行业圣经的书,也着实遗憾,发现 @H_404_3@2.0 到 @H_404_3@3.0 ,由于写作的时间从 @H_404_3@2003 变成了 @H_404_3@2007 ,所以加了一些最新的东西,比如很多图片更新了,用于举例的软件版本也升级了,全书也从 @H_404_3@40+ 万字变成了 @H_404_3@50+ 万字,不过整体依然大同小异。
作为一个准产品经理,我一直说,在公司里被迫的要做一些交互设计的事情,而交互设计又是那么的专业和有深度,所以也意味着被迫的犯很多交互设计的错误,于是只好通过看一些书、文章来尽量少错一点 ,这两、三年来看过的书还有:
@H_404_3@《交互设计之路》 , @H_404_3@Cooper 大爷 @H_404_3@again ,个人感觉这看起来比 @H_404_3@About Face 轻松一些,入门可以用这个;
@H_404_3@《 GUI 设计禁忌》 ,更加的实用,“术”一些,可能更适合一线的交互设计师,不过这块的知识发展太快,对于一本 @H_404_3@2005 年就翻译完成的书,看的时候要多加小心;
@H_404_3@《可用性工程》 ,一般般了,比较的理论化,像教材,有些通用原则值得仔细品味;
@H_404_3@《一目了然》 、 @H_404_3@《点石成金》 (即著名的 @H_404_3@《 Don’t make me think 》 ),这两本是小书,看起来轻松愉快,半天搞定,而且也比较新,推荐翻翻。
发现全是英文书的中译版,所以对于实力型选手,建议读原版,可以领先国内思想 @H_404_3@2 、 @H_404_3@3 年,自己早年读书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现在感觉挺可惜的 。
当然如果你对读书很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看我的 @H_404_3@《产品经理值得读的 12 本书》 。
原文链接:https://www.f2er.com/vb/262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