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ite的底层实现的研究

前端之家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QLite的底层实现的研究前端之家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

1.磁盘文件管理

sqlite使用了OS提供的文件管理功能来实现磁盘文件的管理,在sqlite中每一个打开的数据库文件都是下列结构的实例。

struct OsFile{

HANDLE h;/*Windows下访问文件的句柄;*/

int locked;/*0代表没有锁,大于0:表示写锁,小于0:读锁*/

};

HANDLEWindows下的文件标识符,通过它我们可以直接操纵磁盘文件,可以实现文件的读写,文件随机随机访问,并且还能对文件随机访问进行优化,这对于小型数据库已经足够了,没有必要自己开发像ISAM文件管理工具。在OsFile结构中可以看到一个锁标识locked,这是sqlite中非常重要的结构,利用该标志允许sqlite移植到多线程环境下。在Windwos下磁盘文件中的偏移地址是按照字节来计算的,这样我们完全可以操纵文件中的单个字节,在文件管理层中,sqlite改变了Windows中的API函数调用接口,并提供了丰富的文件操作接口,并且实现了文件锁,在多线程环境下,文件锁是DBMS磁盘文件管理器必须的功能。我们可以调用Windows API函数,来实现文件锁,由于Windows 98/Me不支持LockFileEx,也就是说不存在读写锁的概念,这就给我们造成了很大问题,首先是在Windows 98/Me中的LockFile不仅能够封锁写者,也能够封锁读者,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文件的指定区间进行LockFile而获得一个锁,那么这个区间不仅写者不能使用它,而且读者也不能使用它,这和我们平时的想法是不一样的,读者只能封锁写者,而不应该封锁读者。sqlite解决方案是这样的:读锁可以封锁指定区间上的某一个字节。写锁可以封锁指定区间上的所有字节。而这里的指定区间就是锁区间,这样就可以保证只有一个写者。另外在文件获得写锁或者读锁之前,必须先获得一个文件上的锁区间上第一个字节的锁。这将阻止了两个进程同时在一个文件上获得一个锁。当文件处于读锁状态,而现在想在该文件加上写锁,那么该文件的读锁状态会自动的转化为写锁状态,同理写锁也会自动的转化为读锁,这样就打破了文件死锁的必要条件“循环等待”,防止了两个进程进入死锁状态。另外sqlite中还实现了临界区,利用它可以防止两个不同的线程同时访问一个资源。

2.缓冲区管理器

sqlite中缓冲区管理器(Pager)才用了页式缓冲区管理策略,每一个页的大小都是1024BPager不仅实现数据库文件的并发控制,而且实现了事务日志和检查点日志的相关操作。在sqlite中一个页的大小可以随意更改,但是是1024B的时候效果更好。另外还有在每一个页面的末尾的保留位sqlITE_PAGE_RESERVE,通常为0

sqlite中每一个页都有一个页头部PgHdr,它是实现事务处理的关键。该结构对于应用软件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它仅仅是一个内部结构。PgHdr仅仅在Pager.c文件中才能使用,该结构中包含一个hash冲突链表,它主要使用来解决由于PgHdr.pgno有相同的hash值而造成的冲突。还有一个引用计数,它是用来表示该页当前有几个在使用它。PgHdr维护的以下几个链表:空闲页链表、页的链表(所有内存中的页),处于检查点日志上页的链表,脏页链表,hash冲突页链表。那么相应的Pager结构中也保存了相应的链表头部,有的还有链表的尾部。比如说空闲页链表它采用了先进先出的页面管理的策略,每一个磁盘页的在内存中都是以PgHdr开始,这个结构后面就是磁盘页的内容,上层软件主要使用PgHdr后面的磁盘文件数据。在PgHdr结构中有两个对事务操作有很重要的属性PgHdr.inJournalPgHdr.needSync这两个标志,就是他们来保证事务操作的原子性的,当我们想要对一个页做修改的时候,首先必须做的就是将它写到日志文件中去,那么上述两个标志将设置,但是我们想要把修改过的页,放到磁盘上,那么首先要将日志页先写入到磁盘上,当这个过程完成之后,PgHdr.needSync将被清除,那么此时我们就可以安全的修改磁盘上的数据库文件

一个事务的开始通常会把数据库文件标志为sqlITE_WRITELOCK状态,在事务开始之前数据库文件处于sqlIITE_READLOCK状态,通过调用sqlitepager_begin函数来转换到写状态,对于临时数据库文件来说,日志文件的打开推迟到真正需要写日志文件,对于一般的数据库文件,通常都需要打开日志文件,对于只读的数据库文件,没有必要打开一个日志文件。在一个数据库页需要被更改之前,通常会调用sqlitepager_write来让该页的内容写到日志文件中,然后将日志文件内容写到磁盘上,只有当该函数调用成功了之后,才能真正的修改数据库页。修改后的页会放到脏页链表中等待一起被写到磁盘数据库文件,当对数据库文件修改完成的时候,然后将调用sqlitepager_commit将本事务所有脏页链表上的页全部写到磁盘上,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任何错误rollback日志文件中的页。sqlitepager_commit能将数据库文件状态转化为sqlITE_READLOCK。检查点日志在sqlite中用于一个较长事务中,检查点日志文件是一个临时的文件,当事务被提交后他们将自动的被关闭,然后该检查点日志文件也将自动的被删除

3sqlite中的B-Tree结构

B-Tree主要是用来管理数据库文件和索引的,它把数据库文件分成了n个大小为1024B的页,每一个页都有一个页号,页号是从1开始的,页号是页的唯一标示,第一个页通常存放了数据库文件的元数据信息。B-Tree的基本思想是:数据库文件的每一个页包含N数据库条目(记录)和N+1个指向子页的指针。查找一个指定键值需要读O(log(M))个页, MB-Tree中记录的个数。一个数据库文件可以拥有一个或者多个独立的B-tree。每一个B-tree可以通过它的根页的索引(页码)来区分。

数据库的第一个页通常是主数据库(master pager),它一定是一个结构为PageOne的对象,它并不是用来存放记录的,它的功能主要是:

1.利用magic string检查数据库文件的完整性,它是一个表示字符串。

2.利用magic int来确定是不是需要改变磁盘数据的字节顺序。

3.保存未使用页的页码的链表信息,同时记录了空闲链表中的页的个数。

4.用来存放用户自定义的元数据信息,元数据信息通常描述了记录的结构和意义。

由于在不同的机器中数据的表示形式是不一样的,例如在X86机器上,数据是按照little-endian,也就是低字节放在高字节的前面,为了兼容不同的处理器上的字节的顺序, sqlite使用big-endian而不是本地直接顺序。这就是magic int存在的原因。

关于字节对齐的问题。字节对齐可以提高我们访问内存的速度。对于32位的地址,我们选择按照4个字节对齐,因为4个字节恰好是32位的,那么地址线也作为数据总线,所以每次读一个数据都是32位,一次恰好可以读取32位,这是很重要的。假如说不字节对齐的话,假如说一个大小为7个字节的对象,如果按照内存对齐,那么它可以占据两个字节,那么只需要两次就可以读出,但是如果不对齐有可能占据3个字节那么就需要读3次了。这是在内存中当然不算什么,但是如果访问的是磁盘呢?显然字节对齐有利于减少读取磁盘的次数

任何记录的KeyData组合成了一个“Payload”,小于MX_LOCAL_PAYLOADPayload字节放到数据库页中。如果Payload大于MX_LOCAL_PALOAD,多出来的字节放到overflow页中。这样一个Cell可以存放任意大小的对象。图3.1所示就是Cell的结构:

3.1

其中CellHdr里面存放了记录和键值的大小,以及该Cell的左孩子页码aPayload存放着该Cell的有效负载,而Ovfl是一个页码,它是指向一个溢出页页码,图3.2所示就是一个溢出页的结构:

3.2

其中iNext是指向下一个溢出页的页码aPayload里面存放的有该页的有效负载。该页主要用来存放溢出的Cell和空闲页页号信息等。当它用来存放空闲页页号信息的时候,通常放的是一个FreelistInfo的结构,而该空闲页的页号也将赋值给PageOne.Freelist变量。

对于Btree中的每一个页都有一个头部结构体PageHdr。该结构体存放了最右边的那个孩子页的页码,还有第一个Cell的偏移地址,我们通过第一个Cell可以查找所有的Cells,它是一个链表结构,不过该链表结构中的指针是并不是C语言中的指针,而是CellaPayload中的偏移字节数,所以它即使存放到磁盘中,当它在一次的读出的时候仍旧能够使用。还有一个变量firstFreeBlk是用来记录第一个FreeBlk结构的偏移地址,通过它我们可以找到在该页中的空闲块的链表,进而来管理该页上的所有空闲块。在一个页中空闲块是一个FreeBlk结构,所有的空闲块按照地址的先后顺序而组成一个FreeBlk List。注意FreeBlk链表总是按照地址有序的,每一个FreeBlk都有两个变量,一个是表示该空闲块大小的iSize,另外还有一个指向下一个FreeBlk块的iNext。该结构是与溢出页的数据结构不一样的,溢出页主要使用来管理溢出页链表的,而FreeBlk是用来管理页中的空闲块的。图3.3所示就是一个页中的CellFreeBlk的组织形式,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并不是这个样子的,有可能CellFreeBlk交替出现,这只是DBMS运行中的一个特殊状态,:

3.3

MemPagePager中的一个页对应,它和OverfullPage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内存页,他们的大小都是1024B,但是MemPage是一个正在使用的页,是用来存放Cell即有效记录。另外在MemPage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就是存取访问点apCell[],它存放着每一个Cell的在页中的偏移地址,这样可以在常数时间内读取一个Cell,而不用依靠Cell的链表结构,但是它也提高了程序的复杂性,例如我们什么时间更新apCell[]呢,而且它什么时间是有效的,因为在数据库中有很多的插入和删除操作,每一次插入和删除我们都要更改apCell[],因为插入和删除有可能让apCell[]中的指针失效。MemPage使用了共用体来存放Cell

union u_page_data {

char aDisk[sqlITE_PAGE_SIZE];

PageHdr hdr;

} u;

在这个union结构中,aDisk的前面的sizeof(PageHdr)个字节应该是一个PageHdr实例,而后面才是真正的Cell,这就很大的提高了方便性,我们只需要操纵aDisk就可以知道aDisk所有的信息了。该结构体通常放到MemPage开始的地方,该结构体以后的才是一些标志信息。u的结构如图3.3,该图中显示了两个MemPage,里面存放了该结构。

3.4

3.4显示了整个B-Tree的结构,从这个结构中可以看到,在每一个页中的Cell都是有序的,假设是从小到大排列,PageHdr指向的那个页的所有记录将大于该页中的所有记录,每一个Cell中包含有一个记录,每一个Cell都指向一个左孩子页,该页中的所有记录将小于Cell中的记录。这些Cell将直接存放到磁盘的数据库文件上。Cell的头部、PageHdr、其他辅助信息都不会被存放到磁盘上,他们是用来帮助DBMS管理文件的。

猜你在找的Sqlite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