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将选择一定的规则,将大表切分多个不重不漏的子表,这就是传说中的partitioning。比如,我们可以按时间切分,每天一张子表,比如我们可以按照某其他字段分割,总之了就是化整为零,提高查询的效能。
怎么实现这个分区表的功能呢?
1 建立大表。
2 创建分区继承
3 定义Rule或者Trigger?
下面根据一个简单的例子,描述这个过程。我们将学生按照低于60分和不低于60分切分成两张子表。
1 建立大表
2 创建分区继承。
@H_502_25@ CREATE TABLE student_qualified (CHECK(score >= 60)) INHERITS(student) ; CREATE TABLE student_nqualified(CHECK (score < 60)) INHERITS(student) ;创建了两个分区表,student_qualified和student_nqualified,继承了大表student的一切字段,同时设定了约束,即CHECK条件。
3 定义Rule或者Trigger。
虽然我们定义了CHECK条件,但是往student插入数据时,Postgresql并不能根据score是否低于60插入的正确的子表,原因是,你并没有定义这种规则,来告诉数据这么做。我们需要定义Rule或者Trigger,将数据插入到正确的分区表。
先看下Rule的定义:
@H_502_25@ CREATE OR REPLACE RULE insert_student_qualified AS ON INSERT TO student WHERE score >= 60 DO INSTEAD INSERT INTO student_qualified VALUES(NEW.*); CREATE ORREPLACE RULE insert_student_nqualified AS ON INSERT TO student WHERE score < 60 DO INSTEAD INSERT INTO student_nqualified VALUES(NEW.*);
这两个Rule告诉了Postgresql,当往总表插数据的时候,如果是score< 60,则插入student_nqualified,如果score>=60,则插入student_qualified.注意了,这个分割一定要不重不漏,如果我们不小心将>=60条件的“=”丢掉,等于60分的记录将会录入大表student,不在任何一个分区表中。
我们插入一些记录:
我们看下数据分布情况,是否分布到了正确的的分区表:
输出如下:
我们看到,虽然我们插入的是大表,但是数据却存在了对应的分区子表。符合我们的期望。同时还不影响查询。
Rule是一个分流的办法,还有TRIGGER也能做到让正确的数据流向正确的分区子表。
首先我们定义个function。
然后定义TRIGGER,当插入到student之前,就会触发trigger:
@H_502_25@ CREATE TRIGGER insert_student BEFORE INSERT ON student FOR EACH row EXECUTE PROCEDURE student_insert_trigger();我们首先通过删除TABLE student,测试下trigger方式。
然后执行定义FUNCTION和定义TRIGGER的语句。就可以查看了。
为了确认我们的触发器的确触发了,我们打开存储过程的统计开关:在postgresql.conf中,找到track_functions,改成all
- track_functions =all
执行插入:
@H_502_25@ INSERT INTO student (name,'60');
插入后,看下function student_insert_trigger的统计信息
我们看到trigger触发了6次。
执行下查询:
@H_502_25@ SELECT p.relname,pg_class p WHERE c.tableoid= p.oid
输出如下:
参考文献 1 Postgresql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