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堆组织表(heap organized tables):
常用的表类型,以堆的方式管理,当增加数据时,将使用段中第一个适合数据大小的空闲空间;当删除数据时,留下的空间允许以后的DML操作重用。2、索引组织表:
表存储在索引结构中,利用行本身排序存储。在堆中,数据可能被填到任何适合的地方,在索引组织表中,根据主关键字,以排序顺序来存储数据。3、聚簇表:
几张表物理存储在一块,通常是同一个数据块上。包含相同聚簇码值的所有数据在物理上存储在一起,数据"聚集"在聚簇码周围,聚簇码用B*Tree索引构建。4、散列聚簇表:
和聚簇表相似,但是不是用B*Tree索引聚簇码定位数据,散列聚簇把码散列到簇中,来到达数据所在的数据库块。在散列聚簇中,数据就是索引(比喻的说法)。这适合用于经常通过码等式来读取的数据。5、嵌套表:
OOP扩展的一部分,由系统产生,以父子关系维持子表。6、临时表:
存储事务或会话中的临时数据,用以中间结果的计算,分配临时段做为存储区域。7、对象表:
根据对象类型创建,有特殊属性并且和非对象表不关联。一张表最多有1000列;理论上一张表有无限多行;能有和列的排列一样多的索引,且一次能够使用32个;拥有表的数量没有限制。
1)高水位标记
高水位标记开始在新创建的表的第一个块上。随着数据不断放到表中,使用了更多的块,从而高水标记上升。如果删除一些表中的行,高水标记仍不下移。即count(*)100000行和delete全部行后count(*)所需时间一样(全扫描情况下)。需要对表进行重建。2)自由列表(freelist)
在oracle中用来跟踪高水标记以下有空闲空间的块对象。每个对象至少有一个freelist和它相关。当块被使用时,oracle将根据需要放置或取走freelist。只有一个对象在高水位标记以下的块才能在freelist上发现。保留在高水标记以上的块,只有freelist为空时才能被用到。此时oracle提高高水标记并把这些块增加到freelist中。用这种方式,oracle对一个对象推迟提高高水标记,直到必须时才提高。一个对象可能不只有一个freelist,如果预料会有许多并行用户对一个对象进行大量的insert或update,配置多个freelist能够提高整体性能(可能的代价就是增加存储空间)。3)pctfree和pctused
如果pctfree设置为10,那么块在用完90%以前,都会使用freelist(都位于freelist中)。一旦达到90%,将从freelist中移除,直到块上空闲空间超过60%以后再使用(再次进入freelist中,当pctuser为40时)。B.高pctfree,低pctused---用于插入许多将要更新的数据,并且更新经常会增加行的大小,这样插入后在块上保留了许多空间(高pctfree),在块返回到自由列表之前,块必须几乎是空的(低pctused)
C.低pctfree,高pctused---用于倾向于对表只使用insert或delete,或者如果要update,update也只是会使行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