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的assignment里,推荐了 ,于是便带着阅读兴趣的目的粗略翻看了debate的始末。
这场debate始于Minix创作者Andrew Stuart Tanenbaum在comp.os.minux讨论组群上发表的观点:Linux是过时的。他认为以微内核架构设计的操作系统在理论上比宏内核架构更加优越,而Linux采用的宏内核架构是过时的。但是Linus以开发务实的角度进行了反击,并且对比了Minix和Linux的性能差异。之后一些著名的黑客也加入了讨论,由此引发了一场口水战。想想Linus当时正是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时候,写出了Linux操作系统(1991年10月5日,Linus首次发布内核,当时Linus才22岁,而该debate开始于1992年1月29日),而正在此时,学术界的大牛前辈Tanenbaum向他发难,批评Linux是过时的,自然就引起了Linus的绝地反击。
网上关于这场口水战的资料也很多,甚至中文译文也很完备。里详细翻译了整个debate的内容。真是佩服译者的毅力啊!
包括在StackExchange上也有个热门的主题,讲到了Tanenbaum当时所作的一些prediction在今天(主题发布时间是在2012年)为何没有完全实现的理由是什么?回复里面也是众说纷纭,精彩纷呈。
而时隔多年,Tanenbaum又来了一发(2006年5月12日):,他提到了他的着重点不在微内核还是宏内核上,他是想设计一个稳定可靠又安全的操作系统,只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依靠微内核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