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HTML5 提供了两种在客户端存储数据的新方法: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他们是Web Storage API 提供的两种存储机制,区别在于前者属于永久性存储,而后者是局限于当前窗口的数据传递,存储在其中的数据会在当前会话结束时被删除。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的具体内容在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我们主要探讨一下在实际开发中怎样合理使用他们。
问题
大部分网站会将一些数据(如:用户Token)存储在前端,用来实现页面间的传值,对于一些大型Web应用来说,其存储的数据可能会非常多,数据的管理会变得复杂,并且一个大型项目是由多位程序员共同开发的,这时就会遇到一个问题:怎样确保自己的数据不会覆盖掉其他人的呢?因为在一个页面中大家都是使用同一个WebStorage对象,总不能把大家使用过的Key记录下来吧。这时候就可以使用数据访问对象模式来解决了。
数据访问对象模式(DAO)
数据访问对象模式就是对数据源的访问与存储进行封装,提供一个数据访问对象类负责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管理和操作,规范数据存储格式,类似于后台的DAO层。
由于WebStorage采用Key-Value的方式存取数据,而且只能存字符串(任何类型存储的时候都会被转为字符串,读取的时候需要进行类型转换),所以我们可以对Key的格式进行规范,比如模块名+Key,开发人员+Key等,还可以在值中添加一段前缀用来描述数据,如添加数据过期日期的时间戳,用来管理数据的生命周期。具体格式项目组可以自己定义,主要是便于管理,防止出现冲突,约定好规范后就可以开始定义数据访问对象了。
下面以localStorage为例,介绍一下数据访问对象类的定义和使用。
代码示例
DAO类基本结构
数据访问对象类的基本结构如下,我们给键值添加了一段前缀用来避免键值冲突,并且在值中加入数据过期时间戳以及分隔符,获取值的时候再进行判断是否过期,这样可以更灵活地管理存储数据的生命周期。这里还用到了回调的方式,方便获取数据访问过程的具体结果,以及在必要时执行相关操作。
添加(修改)数据
获取数据
try {
// 从本地存储获取数据
value = this.storage.getItem(key);
} catch (e) {
// 获取数据失败
status = this.status.FAILURE;
value = null;
}
// 如果成功获取数据
if (status !== this.status.FAILURE) {
var index = value.indexOf(this.timeSplit),timeSplitLen = this.timeSplit.length,// 获取时间戳
time = value.slice(0,index);
// 判断数据是否未过期
if (new Date(1*time).getTime() > new Date().getTime() || time == 0) {
// <a href="https://www.jb51.cc/tag/huoqu/" target="_blank" class="keywords">获取</a>数据值
value = value.slice(index + timeSplitLen);
} else {
// 数据已过期,<a href="https://www.jb51.cc/tag/shanchu/" target="_blank" class="keywords">删除</a>数据
value = null;
status = this.status.TIMEOUT;
this.remove(key);
}
}
// 执行回调
callback && callback.call(this,value);
// 返回结果值
return value;
}
删除数据
用法
写在最后
其实数据访问对象模式更适合与服务器端的数据库操作,比如在nodejs中操作MongoDB,通过对数据库增删改查操作的封装,可以方便我们对前端存储的管理,不必为操作数据库感到烦恼,DAO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统一的接口,这样在团队开发中就不用担心影响到其他人的数据了。
以上这篇JS设计模式之数据访问对象模式的实例讲解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编程之家。
原文链接:https://www.f2er.com/js/36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