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尝测试

前端之家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初尝测试前端之家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

  这是冲锋陷阵的一周。由于任务沉重,我牺牲了自己的所有学习时间。而且就目前的形势看,恐怕接下来至少到暑假结束也没什么业余时间。

  这周主要完成了两个任务。先是将程序从单GPU扩展到多GPU;再是对程序中现有 的算法 进行了扩展,实现了老板提出的部分扫描 策略。

  由于最近首次尝试给自己做的软件加入单元测试,而且还开始尝试测试驱动的开发模式 (TDD) ,因此单GPU改多GPU的工作一开始进展甚是缓慢,上周花了不少时间来捣腾CppUnit,并且一直在思考应该怎样对代码进行重构,以增强其可测性(Testability)。本来预计要到这个月结束的时候才能 做好 多GPU的程序。谁知上周末老板就提出了要尽快实现部分扫描策略,以分析手头的大数据。于是只好牺牲不少严谨性,还没来得及为最核心 函数 写单元测试就开始实现产品功能,赶紧先把多GPU的程序给做好,再实现老板提出的部分扫描策略。

  当然我还是在保证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写了测试, 花了将近两天的时间先给 部分扫描策略所用到的一些接口写了 测试用例最后用半天多的时间实现该功能。在这个过程中,我预先写好的测试用例还真的检测到了后写的产品代码中的错误——虽然那是非关键的代码区。 不过搞笑的是,当我刚把产品代码写好时,单元测试仍然有一堆的失败,后来发现原来是我的很多测试代码写错了 -_-。

  初尝单元测试和TDD,感受不少。

  对于单元测试,最大的感受就是采用它后,我对自己写的代码更有信心了。以前没有测试的时候,随着代码体积不断增大,我的信心会逐渐降低,每次运行自己写的应有都会有点提心吊胆,担心它会在什么地方出错。而现在看着CppUnit在Visual Studio输出窗口中打出的OK字样,我心里面就会有不少底气。而且测试用例设计得越全面,这种底气就越足。另外,单元测试有助于开发者提前发现产品代码中的错误,并缩小错误的排查范围——其实这才是单元测试的主要目的。

  对于TDD,最大的感受就是这玩意儿虽然是个好东西,但它对开发者的要求还真是比较高。除了要求开发者能设计好的测试用例,它还要求开发者能顶住工期压力不要因为急于 写产品代码而对测试草草了事——也就是说这玩意儿要求开发者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记得周三写了一白天的测试用例之后,我惴惴不安地说:“再这么下去我就不叫Dev Intern了。”旁边的SDET鼓励道:“我们的Dev也要写很多Unit Test,再说TDD不是还有个D么。:)”于是晚上我还是沉住了气,老老实实地继续写测试。

  当然这里有个度的问题。测试写到什么程度为止,是需要把握的。测试输入的组合爆炸是个现实的问题,迄今仍有不少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在为此探索。而且有时候也无法严格地执行TDD,还是要开发先行,有条件的话测试再跟上——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我的多GPU程序就别指望这星期能诞生了。我想这样做是对的,毕竟软件工程并不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而是一门实践的技艺。事实上,我的单元测试 也并不是严格的单元测试。当函数A调用函数B的时候,严格的单元测试应该是用一个Mock替换函数B,再测试函数A。但由于时间太有限,我无法(也不知道该怎么)为函数B做Mock,因此我所能做的只是 函数B进行测试,尽量保证其正确性,然后在这种情况下测试函数A——实际上这已经是集成测试了。另外,由于没有时间对关键类进行更大规模的重构,我只能将对应的测试类声明为友元,对关键类的私有函数进行测试——虽然这么做是不提倡的。在保证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学习更先进的技术,并将其应用到项目中,以使后续项目做得更好——我想这是实际做项目时所应坚持的原则。

  最后,TDD让我更多地从上层开始思考应该怎样实现或改动一个产品——虽然不用TDD我也会这么做,但是TDD确实会对设计有所影响。以前我写代码时从不会考虑一个函数、一个类是不是方便测试,而这两周的工作让我对这方面尤其注意。 而且现在我还形成了一种新的开发习惯:先写头文件(用C++时),定义接口,在这个过程中头脑里会逐渐形成一个产品框架的雏形;然后开始写测试用例;最后写产品代码。不过我觉得除了可测性以外,TDD对于改善代码框架的设计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好的设计思想还是得益于大量的开发经验。

  路漫漫其修远兮,前方肯定还有不少产品代码要写,希望测试的加入能让我的功力增长不少。

原文链接:https://www.f2er.com/javaschema/287218.html

猜你在找的设计模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