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针对接口编程,不要针对实现编程。”
陈述:
改进思路
依赖于抽象
什么是高层策略?就是应用背后的抽象----背后的抽象是检测用户的开/关指令:
改进后的设计:
Button依赖于抽象的接口ButtonServer(向该接口发消息)。ButtonServer提供一些抽象的方法,Button类通过这些接口可以开启或关掉一些东西。
Lamp也依赖于ButtonServer接口(从此接口派生),提供具体的实现。
如下图所示:
部分代码:
质疑:
这样的设计是不是强加了这样一个约束——所有需要被Button控制的对象一定要实现ButtonServer类。
如果我的设备还希望能够被另一个对象控制,比如Switch控制,怎么办?
这种设计是不是将Button对Lamp的依赖转嫁成了Lamp对Button的依赖呢?(毕竟Lamp只能被一种Button控制也是不好的)
抗辩:
上述质疑不成立。Button依赖于ButtonServer接口,但是接口并不依赖于Button,也就是说任何知道如何操作ButtonServer接口的对象都可以操作Lamp。
也许需要改进的仅仅是ButtonServer这样一个有些“误导性”的名字,我们可以将这个名字该得更加抽象一些,例如:SwitchableDevice
总结
使用传统过程化设计所创造出来的依赖关系结构,策略是依赖于细节的。----策略受细节改变影响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倒置了依赖关系结构,使细节和策略都依赖于抽象,成为面向对象设计的标志。
依赖倒置原则是实现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低层机制,有利于复用和维护。
依赖倒置原则假定具体类都是会变化的,避免对具体类的直接引用,可能会导致大量的类。功能强大,最不容易实现。
相应设计模式:
Factory Method
Prototype
Iterator
参考资源:
《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ERICH GAMMA RICHARD HELM RALPH JOHNSON JOHN VLISSIDES著作,李英军 马晓星 蔡敏 刘建中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6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Robert C. Martin著,邓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9
《设计模式解析》,Alan Shalloway等著(徐言声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