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LSP)
子类型必须能够替换它们的父类型。
分析:
继承是面向对象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特性。
优势:
可以减少重复代码,从而实现代码的可重用性。
子类与父类,可以相似,也可以有它们各自不同的地方。
父类,可以提高代码的开放度。
问题:
父类方法与属性变化时,子类也会跟着变化,这样导致大量的代码需要重构。
基于此,里氏替换是以继承为基础,如果对其进行合理的规范化,其结果可以大大的降低代码的重构,因此,需要我们实现里氏替换原则。
代码示例:
父类:
package com.test.principle.lsp; public class SuperLiskov { public int a = 1; public void a1() { } public void a2() { } }
子类:
package com.test.principle.lsp; public class SubLiskov extends SuperLiskov { public int b; public int a = 2; public void a1() { } public void a3() { } }
测试代码:
package com.test.principle.lsp; public class Liskov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uperLiskov sk = new SuperLiskov(); sk = new SubLiskov(); sk.a1(); sk.a2(); System.out.println(sk.a); } }
输出结果为:1
里氏替换原则和struts struts 的ActionMessageStruts具备消息传递功能,ActionMessage的容器包括:“ActionErrors”和“Actionmessages”,后者的实例均可以相互设置为容器。 并且ActionErrors也可以运用error.add(msgs)使自己成为ActionMessages的容器。此处较好的实现了里氏替换原则的原理。即这种做法实现了在父类涉及的场所 子类均可安全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