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s2d-x原本的触摸机制存在一些限制,在使用中需要开发者做不少额外的处理。所以 quick-cocos2d-x 提出了自己的一套触摸机制。
一个游戏画面就是许多显示节点构成的一棵树:
在这棵树里,Node 所处的垂直位置就是它们的显示层级。越往上的Node,其显示层级就越高。从画面表现上来说,下面的 Node 是背景,上面的 Node 是建筑,那么建筑就会挡住一部分背景。
所以quick-cocos2d-x允许开发者将任何一个Node设置为接受触摸事件。并且触摸事件一开始只会出现在这个Node的触摸区域内。
所谓触摸区域,就是一个Node及其所有子Node显示内容占据的屏幕空间。要注意的是这个屏幕空间包含了图片的透明部分。下图中,节点A是一个Sprite对象,它的触摸区域就是图片大小;而节点B是一个 Node 对象,其中包含了三个Sprite对象,那么节点B的触摸区域就是三个Sprite对象触摸区域的合集。
为了简化实现,触摸区域都是一个矩形,所以节点B的触摸区域实际上是一个“包含三个Sprite对象触摸区域合集的矩形”,可以参考上图中的红色边框线。
假设有一个对话框(Node),我们需要禁止对话框中的所有 Node 响应触摸。那么需要禁止对话框 Node 捕获事件:
dialog:setTouchCaptureEnabled(false)
capturing捕获阶段
targeting触发阶段
在 TargetNode 上触发事件。
如果事件返回结果为 false,表示 TargetNode 不响应该事件,并从capturing阶段开始查找其他符合条件的 Node。
bubbling冒泡阶段
在 TargetNode 完成事件的响应后,检查 TargetNode:isTouchSwallowEnabled() 的返回值。如果是 true,则取消 bubbling 阶段。如果是 false,则从 TargetNode 开始往其所有父 Node 触发事件,直到某个Node返回false或者事件被吞噬。
利用事件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注册capturing阶段的触摸事件处理函数:
原文链接:https://www.f2er.com/cocos2dx/338376.html显示层级
在cocos2d-x里,整个游戏的画面是由一系列的 Scene,Node,Sprite,Layer 等对象构成的。而所有这些对象都是从 Node 这个类继承而来。我们可以将 Node 称为显示节点。一个游戏画面就是许多显示节点构成的一棵树:
在这棵树里,Node 所处的垂直位置就是它们的显示层级。越往上的Node,其显示层级就越高。从画面表现上来说,下面的 Node 是背景,上面的 Node 是建筑,那么建筑就会挡住一部分背景。
触摸区域
在cocos2d-x里,只有Layer对象才能接受触摸事件。而Layer总是响应整个屏幕范围内的触摸,这就要求开发者在拿到触摸事件后,再做进一步的处理。例如有一个需求是在玩家触摸屏幕上的方块时,人物角色做一个动作。那么使用 Layer 接受到触摸事件后,开发者需要自行判断触摸位置是否在方块之内。当屏幕上有很多东西需要响应玩家交互时,程序结构就开始变得复杂了。所以quick-cocos2d-x允许开发者将任何一个Node设置为接受触摸事件。并且触摸事件一开始只会出现在这个Node的触摸区域内。
所谓触摸区域,就是一个Node及其所有子Node显示内容占据的屏幕空间。要注意的是这个屏幕空间包含了图片的透明部分。下图中,节点A是一个Sprite对象,它的触摸区域就是图片大小;而节点B是一个 Node 对象,其中包含了三个Sprite对象,那么节点B的触摸区域就是三个Sprite对象触摸区域的合集。
为了简化实现,触摸区域都是一个矩形,所以节点B的触摸区域实际上是一个“包含三个Sprite对象触摸区域合集的矩形”,可以参考上图中的红色边框线。
单点触摸事件
-- 允许 node 接受触摸事件 node:setTouchEnabled(true) -- 注册触摸事件 node:addNodeEventListener(cc.NODE_TOUCH_EVENT,function(event) -- event.name 是触摸事件的状态:began,moved,ended,cancelled -- event.x,event.y 是触摸点当前位置 -- event.prevX,event.prevY 是触摸点之前的位置 printf("sprite: %s x,y: %0.2f,%0.2f",event.name,event.x,event.y) -- 在 began 状态时,如果要让 Node 继续接收该触摸事件的状态变化 -- 则必须返回 true if event.name == "began" then return true end -- 在began和ended事件中,event.prevX == event.x,event.prevY == event.y,而在moved事件中至少有一组不相等 end) -- 触摸事件的 event.name 指示了事件的状态: -- began: 手指开始触摸屏幕。在began状态时,如果要继续接收该触摸事件的状态变化,事件处理函数必须返回 true。 -- moved: 手指在屏幕上移动。 -- ended: 手指离开屏幕。 -- cancelled: 因为其他原因取消触摸操作。
多点触摸
-- 允许 node 接受触摸事件 node:setTouchEnabled(true) -- 设置触摸模式 node:setTouchMode(cc.TOUCH_MODE_ALL_AT_ONCE) -- 多点 -- node:setTouchMode(cc.TOUCH_MODE_ONE_BY_ONE) -- 单点(默认模式) -- 注册触摸事件 node:addNodeEventListener(cc.NODE_TOUCH_EVENT,cancelled -- 多点触摸增加了 added 和 removed 状态 -- event.points 包含所有触摸点 -- "mode" = 0 -- "name" = "moved" -- "phase" = "targeting" -- "points" = { -- "0" = { -- "id" = "0" -- "prevX" = 519.43664550781 -- "prevY" = 668.25 -- "x" = 519.43664550781 -- "y" = 668.25 -- } -- "2" = { -- 表明至少有3只手触摸 -- "id" = "2" -- "prevX" = 306.47888183594 -- "prevY" = 720 -- "x" = 306.47888183594 -- "y" = 720 -- } -- } if event.name == "began" then return true end end)在多点触摸时,事件状态的含义有所区别:
- began: 手指开始触摸屏幕。用户可能同时用多个手指接触屏幕,但因为硬件响应速度极快的原因,began 状态时,event.points 中可能仍然只有一个触摸点的数据,其他触摸点数据会通过 added 状态提供。
- added: 开始触摸后,如果有更多触摸点出现,则出现 added 状态。此时 event.points 中包含新加入的触摸点数据。
- removed: 如果触摸结束前有触摸点消失(接触屏幕的部分手指离开了屏幕),则出现 removed 状态。此时 event.points 中包含删除的触摸点数据。
- ended: 如果所有触摸点都消失(所有手指都离开了屏幕),则出现 ended 状态。此时 event.points 中包含删除的触摸点数据。
- moved: 由于多点触摸时,可能只有部分触摸点移动。所以此时 event.points 中只包含有变化的触摸点数据。
触摸事件吞噬
默认情况下,Node在响应触摸后(在began状态返回true表示要响应触摸),就会阻止事件继续传递给Node的父对象(更下层的Node),这称为触摸事件吞噬。如果要改变这个行为,可以用:- setTouchSwallowEnabled() 是否允许 Node 吞噬触摸,默认为 true。如果设置为 false,则 Node 响应触摸事件后,仍然会将事件继续传递给父对象。
- isTouchSwallowEnabled() 检查 Node 是否允许吞噬触摸。
禁用触摸
对于一个 Node,随时可以启用或禁用其触摸事件:- setTouchEnabled() 是否允许 Node 响应触摸,默认为 false。
- isTouchEnabled() 检查 Node 是否允许触摸。
假设有一个对话框(Node),我们需要禁止对话框中的所有 Node 响应触摸。那么需要禁止对话框 Node 捕获事件:
dialog:setTouchCaptureEnabled(false)
- setTouchCaptureEnabled() 是否允许 Node 捕获触摸,默认为true。当设置为false时,该Node及其所有子 Node 都无法得到触摸事件。
- isTouchCaptureEnabled() 检查 Node 是否允许捕获触摸。
触摸事件的三个阶段
quick 中触摸事件分为三个阶段:capturing(捕获)、targeting(触发)、bubbling(冒泡)。当用户的一根手指触摸到屏幕时,将产生一个触摸事件:
capturing捕获阶段
- 遍历所有响应触摸的 Node,找出显示层级最高,并且其触摸区域包含触摸位置的那个 Node。这个 Node 被称为 TargetNode(目标 Node)。
- 检查 TargetNode 的 isTouchCaptureEnabled() 结果,如果返回 false,则重复 1
- 从 TargetNode 的根 Node(通常是 Scene)开始,检查 cc.NODE_TOUCH_CAPTURE_EVENT 事件的返回结果。任何一个 Node 返回 false 都会阻止事件在 TargetNode 上触发。并从步骤 1 开始查找其他符合条件的 Node。
targeting触发阶段
在 TargetNode 上触发事件。
如果事件返回结果为 false,表示 TargetNode 不响应该事件,并从capturing阶段开始查找其他符合条件的 Node。
bubbling冒泡阶段
在 TargetNode 完成事件的响应后,检查 TargetNode:isTouchSwallowEnabled() 的返回值。如果是 true,则取消 bubbling 阶段。如果是 false,则从 TargetNode 开始往其所有父 Node 触发事件,直到某个Node返回false或者事件被吞噬。利用事件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注册capturing阶段的触摸事件处理函数:
-- 在 capturing 阶段就捕获事件 node:addNodeEventListener(cc.NODE_TOUCH_CAPTURE_EVENT,function(event) if event.name == "began" then -- 在 began 状态返回 false,将阻止事件 return false end end)
API参考
- addNodeEventListener() 为Node的特定事件设置处理函数,返回一个id表示注册成功。
- removeNodeEventListener() 从Node上移除指定类型的事件处理函数,需要提供addNodeEventListener() 返回的注册id。
- setTouchEnabled() 是否允许 Node 响应触摸,默认为 false。
- isTouchEnabled() 检查 Node 是否允许触摸。
- setTouchMode() 设置触摸模式,默认为 cc.TOUCH_MODE_ONE_BY_ONE。
- getTouchMode() 返回 Node 当前的触摸模式。
- setTouchCaptureEnabled() 是否允许 Node 捕获触摸,默认为 true。
- isTouchCaptureEnabled() 检查 Node 是否允许捕获触摸。
- setTouchSwallowEnabled() 是否允许 Node 吞噬触摸,默认为 true。
- isTouchSwallowEnabled() 检查 Node 是否允许吞噬触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