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vim是一款非常强大的文字编辑软件,是各种类UNIX系统标配的文本编辑工具。相信此文的读者对它应该不会陌生,在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1.为什么要使用vim
在认识vim之前,我用过好多IDE:Visual Studio,Eclipse,C++ Builder,Source Insight,SlickEdit,Qt Creator等等,但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Qt Creator不错)。
在我看来,vim吸引我的地方主要有:
- 几乎所有的类UNIX系统中都安装了它,就算没有vim也有vi;Windows上也有gVim
- 当登录到字符模式的远程类UNIX服务器时,可以使用它
- 代码高亮、行号、缩进、括号配对等小细节
- 一切操作都可以通过键盘完成,熟练之后非常高效,完全摆脱鼠标
- 对屏幕、文本的精确控制
- 丰富的扩展性,无数的颜色主题和各种各样的插件,还可以自己写脚本
- 完美支持中文,不会出现SourceInsight等工具的某些小问题
- 免费,小巧,简洁
当然,作为一款历史悠久的软件(1991年,vi更早),vim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
- 上手十分困难,需要长时间的练习
- 没有Visual Studio,SlickEdit等许多IDE那种“一站式”功能,编码调试画界面生成类图都有。。。
- 代码提示,智能补全较弱(可以通过插件解决,后续文章介绍),查看符号之间的关系比较困难
是的,初学者学习vim会比较难(下面的图是各种编辑器的学习曲线,感觉一下)。一开始可能连保存文件、复制粘贴这样基本的功能都不知道怎么弄。但是请不要放弃,当你通过几天(几>7)熟练之后,你会对自己仅通过敲几个键就能掌握文本屏幕而兴奋不已。随着时间的增长,vim会变的越来越好用,成为你离不开的伙伴。而它灌输的哲学,甚至会影响你使用其他软件的习惯,比如,越来越倾向于使用高效的快捷键了。
本系列文章是自己通过学习和使用vim的亲身体验,进行的一些总结。虽然现在我已经能比较熟练地使用vim,但所用的技巧比vim所提供的简直是沧海一粟,还有很多奇妙的功能等着我去探索。
本系列文章的指导思想是尽量使用vim的默认配置,而不是复杂的配置和额外的插件。vim的扩展插件很多,也有很多奇技淫巧,但我只打算总结最常用的操作,以及最必需的插件,我认为简洁是一种美。
vim的很多快捷键都是区分大小写的,比如正常模式下的h和H:h是往光标往左移一个字符,而H是将光标移动到屏幕最上面一行。那么在介绍这两个快捷键时,我只会写h和H,而不会写h和shift+h。
为了突出重点,重要的、必须记住的操作用粗体表示。
在学习vim前,先指定一些基本配置,了解几个基本操作对学习过程会有帮助。类UNIX系统上当前用户的vim配置文件的位置是~/.vimrc。这是一个隐藏文件。打开它进行编辑,加入以下内容:
" 设置字符编码 set fileencoding=utf-8 set fileencodings=utf-8,gb2312,gb18030,latin1 set termencoding=utf-8 set encoding=utf-8 " 语法高亮 Syntax on " 深色背景 color evening " 检测文件类型 filetype on " 根据文件类型加载对应的插件 filetype plugin on " 显示行号 set number " 在第64列显示竖线 set cc=64 " 高亮显示当前行 set cursorline " 设置各种缩进 set tabstop=4 set softtabstop=4 set shiftwidth=4 set autoindent set smartindent set cindent " tab转换为空格 set expandtab " 将ESC键映射为两次j键 inoremap jj <Esc> " 自动完成大括号 imap { {<CR>}<Esc>kA<CR>
什么?不知道怎么编辑?命令是这样:
zzq@ubuntu14:~$ vim ~/.vimrc
或者,直接执行vim,启动后输入
:e ~/.vimrc
即冒号后跟字母e,在加上.vimrc文件的路径。是的,e是编辑(Edit)的意思,冒号是vim“命令模式”的提示符。下一篇会说到 。
打开文件后,按i 键进入编辑模式,输入以上内容(也可以先用其他文本编辑器编好,然后复制、改名到~/.vimrc)。在输入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方向键移动光标(也可以按<Esc>切换到正常模式使用h j k l四个键,分别是光标向左、下、上、右,移动后再按i进入编辑模式)。输入完成后,按<Esc>键回到正常模式,然后输入命令
: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