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l下stat()函数的使用

前端之家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erl下stat()函数的使用前端之家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
perl下的stat函数和shell下的stat命令的功能基本一致,也是取得文件的各类具体信息: stat()函数返回一个数组,下面是数组各个元素的含义: 0     dev      设备号 驱动器号(C:通常是2,D:通常是3,等等) 1     ino      索引节号 总是0 2     mode     文件的方式 无 3     nlink    链接号 通常为0;Windows NT;文件系统允许链接 4     uid      文件所有者的用户ID(UID)总是0 5     gid      文件所有者的组ID(GID)总是0 6     rdev     特殊文件信息 驱动器号(重复) 7     size     文件大小(以字节计)文件大小(以字节计) 8     atime    上次访问的时间 上次访问的时间 9     mtime    上次修改的时间 上次修改的时间 10    ctime    Inode修改时间 文件的创建时间 11    blksz    磁盘块的大小 总是0 12    blocks   文件中的块的数量 总是0 例子: 获取某个文件的创建时间和最后一次修改时间, my @array = stat("test.html");    print "$array[10]\n";    print "$array[8]\n";

猜你在找的Perl相关文章